近日,浙江省溫州市錦繡路與西山路十字路口裝上了“斑馬線智能護欄”,當紅燈亮起,欄桿自動降下,阻止行人橫穿馬路。當綠燈亮起,欄桿自動上升放行。據悉,如果該裝置效果不錯,今後將在溫州全市範圍內推廣(11月19日《溫州都市報》)。
  日本的閃光人行道也好,德國的自動人行道也罷,都生動地說明社會治理不僅需要制度規範,也需要融入技術視角。在闖紅燈已經成為一種見怪不怪的常態甚至是約定俗成、心照不宣的“潛規則”的格局下,“斑馬線護欄”通過技術手段,既建立了一道有形的護欄,又建立了一道無形的“心牆”,時刻提醒和警示我們:闖紅燈看似便利,實際上卻是漠視風險的產物。
  在利益主體多元化、價值觀念多樣化的當下,遵守規範的美德如果沒有遵守規範的利益支持,這種規範的道德價值是脆弱的,在執行的過程中就可能大打折扣甚至流於形式。的確,一個缺乏規則意識和公共精神的人,不管公共產品、公共服務多麼完備,他都會想方設法發現其中的漏洞,利用各種手段鑽空子。作為一個新鮮事物,“斑馬線護欄”同樣在執行過程中遭遇“精明”對策——彎腰穿過護欄,然後再橫穿馬路。但“斑馬線護欄”儘管存在著細節考慮不周全的短板,其樣本價值依然不容忽視;只有將制度規範和技術支持有機結合,明知故犯的失範行為才會越來越少。
  在交通安全日益受重視的今天,轉型的壓力、創新的挑戰,考驗著每一個社會治理者。變單向管理為合作共治,提高社會治理技術含量,公共生活才會更安全、更有品質。
  湖北 楊朝清/教師
  (原標題:社會治理亦需技術視角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r66qrdh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